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農機化生產月歷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論壇>> 行業分析>> 新聞詳情
              搜索:

              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壺關的示范推廣與應用

              來源/作者: 《當代農機》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 李 艷

              1    壺關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

              壺關縣是一個山區農業縣,全縣轄5鎮7鄉1個開發區。全縣耕地面積29萬余畝(1畝約等于0.067 hm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6萬畝。玉米是主要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22萬畝左右。到2020年底,壺關縣玉米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了81.74%,其中機耕、機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達到了95%以上,玉米機收水平達到了45.7%,玉米機械化收獲仍是制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玉米機械植保面積1.2萬畝,秸稈綜合利用面積12萬畝,機械植保和秸稈綜合利用是發展玉米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的薄弱環節。

              近年來,壺關縣把推動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一項重點項目工程來抓。通過創新發展模式,聚焦薄弱環節機械化,積極探索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技術路線,持續推動玉米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發展。

              2    推進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工作經驗

              2.1    創新經營模式    合作社引領帶動,

              2.1.1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  

              推進玉米全程機械化靠分散經營的小農戶、小農機是難以實現的,必須把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作為推進全程機械化的主要依靠。為此,壺關縣通過創新發展模式,積極鼓勵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通過土地規模流轉和托管經營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土地適度規?;洜I,以便于實現全程機械化。2017年壺關縣率先在黃山鄉建立了1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園區,積極探索土地適度規模流轉和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有機結合。項目由壺關縣林澤種植專業合作社實施,當年流轉土地1 031畝,全面實行機耕、機播、無人機飛防植保、機收、脫粒、烘干全程機械化。通過試驗示范,當年經濟效益明顯。據秋后測產,平均產量750 kg/畝。2018年、2019年該合作社繼續示范實施,但由于連續2年的旱情影響,合作社效益大大受損。2020年合作社開始縮減承包面積,由原來的1 000余畝下降為500余畝,土地承包費也變為和出租方風險共擔,保持承包費200~300元/畝底數不變,再根據當年收益情況相應增加收益分紅。由于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加上2020年風調雨順,玉米價格上漲,合作社當年凈收益25萬元左右。通過合作社的試驗探索,逐步探索了一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經營模式。同時,在條件成熟的鄉鎮建立以合作社牽頭、以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主要模式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

              2.1.2    土地托管+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

              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得天獨厚的機械優勢和農機合作社在農業生產機械化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鼓勵農機合作社開展土地流轉、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農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2019年、2020年在全縣全面開展農機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務面積8萬畝,對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各作業環節實現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通過開展農機作業托管服務,一方面拉動了合作社購置農機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了全程機械化的裝備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推動了壺關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進程。

              2.2    聚焦薄弱環節機械化    克服短板效應

              壺關縣地處丘陵山區,人均耕地面積1.1畝,地塊小而分散。特殊的地理條件和一家一戶種植模式使玉米機械收獲和秋后機械化秸稈處理成為制約玉米全程全面機械化發展的短板。為此,我們聚焦薄弱環節機械化,找準突破口,克服短板效應。一是積極引進推廣適合壺關縣發展的各類大中小型玉米收獲機。在平川區和半山區積極鼓勵發展大中型玉米收獲機,在山區鄉鎮引進適合小地塊作業的單行玉米收獲機。通過召開機具演示會、展示會以及建立示范點等多種形式,大力引進發展玉米收獲機,提高玉米機械收獲水平。二是多渠道發力,促進秸稈有效利用。一方面大力推廣實施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另一方面結合畜牧養殖,開展秸稈飼草收集打捆和有機肥加工利用。2020年在黃山鄉下好牢村新建1個農作物秸稈生物有機肥加工廠。依托種養專業合作社,引進1套有機肥處理設備和1套草顆粒飼料成套設備,并在全縣配套秸稈收集打捆設備,對秸稈進行肥料化、飼料化加工利用,有效解決秋后秸稈處理難的問題。

              2.3    領導重視    多點發力

              2017年以來,壺關縣每年都把發展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一項重點項目工作來抓,一是在條件成熟鄉鎮建立1個1 000畝地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由農機專業合作社牽頭實施,縣農機中心對部分作業環節給予資金支持,以逐步形成符合國家政策,順應市場規律,合作社能夠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經濟體。二是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安排全程機械化項目建設,并及時進行項目引導和經驗分析總結。三是積極爭取縣級項目資金支持,重點對薄弱環節機械化作業進行補貼。2017年—2020年累計補貼作業費資金800多萬元。四是搞好示范區建設,通過建立示范點,探索不同區域發展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進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

              3    適合壺關地域特點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技術路線

              為積極探索適合壺關地域特點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技術路線,2020年在壺關縣集店鄉西旺莊村、東旺莊村建設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示范區面積2 000畝,輻射推廣面積6 000余畝。項目由壺關縣鑫鑫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承擔實施。該合作社引進了適合壺關地域特點的山西襄垣仁達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4YZX-2C型玉米收獲機1臺和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20型植保機械1臺,對引進機械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開展技術試驗考核。通過試驗考核,襄垣仁達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4YZX-2C型玉米收獲機作業效率高、作業效果好,符合壺關地域特點。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20型植保機完全可以克服高稈作物后期噴灑農藥或復雜地形等運用傳統的植保方式存在行走困難等諸多不便,適合規?;鳂I。同時,總結出適合壺關特點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

              3.1    播前整地

              玉米播種前,進行機械耕整地作業。使用各類大中小拖拉機配套旋耕機開展旋耕作業,要求旋耕深度20~25 cm,地面平整,達到精少量播種機的播種要求。

              3.2     精量播種

              3.2.1    玉米種子

              玉米種子選用高產、穩產、抗倒、抗病、品質優良,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種子應進行包衣處理或藥劑拌種,種子凈度不小于97%,種子發芽率不小于95%。

              3.2.2    適時播種

              當地溫達到并穩定在10℃~12℃,土壤含水率在13%~15%時,適時進行播種作業。

              3.2.3    機械播種

              用中小型拖拉機配套播種機或使用小型播種機開展機播作業。播種前要對播種機進行調試,并進行試播。按行距60 cm,株距8~9 cm進行規范種植,播種深度4~6 cm,施肥深度10~12 cm,種肥間隔5 cm。玉米播種后立即使用無人植保機或自走式植保機噴施化學除草劑進行封閉滅草。

              3.3    機械植保

              使用無人植保機或自走式植保機噴施殺蟲劑、除草劑、葉面肥等。了解作物不同生長期病蟲草害發生特點,密切關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在準確預報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農藥品種,對癥下藥,并按標準用藥量用藥。

              3.4    機械收獲

              在玉米臘熟期末使用玉米收獲機進行收獲。作業質量指標:總損失率不大于4%,籽粒破碎率不大于1%,果穗含雜率不大于1.5%,留茬高度不大于10 cm。

              3.5    秸稈處理作業

              機收作業完成后,使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秸稈粉碎還田機或秸稈收集打捆機開展秸稈粉碎還田作業或秸稈收集打捆作業。

              3.6    深松整地或深翻作業

              機收作業完成后,進行深松整地或深翻作業(一般2~3年作業1次)。深松作業深度應達到25 cm以上,地表粉碎秸稈與土壤混合,作業后地塊要達到“深、平、細、實”的要求。深翻要求作業深度達到30 cm以上。

              發布時間:2022-06-30 提交人: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 李舒婷 責任編輯:總站信息處 劉玉
              相關新聞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本站聲明
              |
              舊版網站
              「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 主辦 「 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信息中心 」 承辦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015號
              京ICP備050394191號

              業務分類

              綜合管理

              試驗鑒定

              技術推廣

              安全監理

              農機維修

              農機作業

              教育培訓

              企業動態

              国产午夜毛片,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中文字幕有码自拍欧美,日韩版中文字幕性交高清,中文字幕有码自拍欧美,女医生特殊的服务bd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